好运势和美好人生,从拥有好风水开始!

热线电话:158 6249 9718

首页 > 国学文化 > 传统文化 > 王阳明《传习录》十句经典名言,千年不灭一盏灯,人生至理!

王阳明《传习录》十句经典名言,千年不灭一盏灯,人生至理!

王守仁 (14721528),中国明代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字伯安,浙江余姚人。因筑室会稽 阳明洞 ,自号阳明子,世称阳明先生。

 

1、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!

破山中贼属战胜对方,破心中贼属战胜自我,统筹策划,战胜对手并非太难,但解剖自己,战胜自我,非一般人所能为之。孔老夫子教导我们:君子博学而日三醒乎己,则知名而行无过矣。就是说每天至少要三次“自我反省”,这样的君子才能有自知之明,才会做出正确的行动。


2、知而不行,只是未知。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学了知识,而不实践,这等于没有学到知识一样。


 

3、知之真切笃实处,即是行;行之明觉精察处,即是知:知行工夫本不可离。

 

这几句即王阳明的重要观点“知行合一”。知行是一体的,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,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。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,“行”就已经开始了,只有切实展开行动,想法才能变为现实。亲自实践了,便是已知了。


 

4、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
 

出自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(上)》。知,了解,指对事物进行研究,了解其规律。行,行动,指实践。“知”是“行”的第一步,“行”是“知”的结果。此言做事要先对事情进行研究,掌握其规律,然后就付诸行动,将其做好。“知”的目的是为了“行”,“行”的结果便是验证“知”。

 

5、悔误是去病之药,然以改之为贵。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对错误悔悟是克服错误的良药,然而可贵的是能改正。

 

6、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
 

出自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。此以种树培根为喻,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。道德修养只有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才有效果。

 

7、路途之险夷,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。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履历,勘踏,经历。-路上的平坦与危险,一定等到亲身经历体验后才能知道。

 

8、人的良知,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。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,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。岂惟草木瓦石为然?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《传习录》下。人的良知,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。如果草木瓦石没有了人的良知,就不成其为草木瓦石了。岂止是草木瓦石为然?

 

9、未发之中,即良知也。无前后内外,而浑然一体者也。有事无事,可以言动静,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;寂然感通,可以言动静,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。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。未发之中,即良知。良知本体没有前后内外之分,是浑然一体之存在。有事无事,可以讲动静,然而良知本体无分于有事无事;寂然感通,可以讲动静,然而良知本体无分于寂然感通。

 

10、故迩来只说致良知。良知明白,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,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。良知本体,原是无动无静的,此便是学问头脑。

 

语出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。因此近来我讲致良知。如果于良知明白,那么随你静中体悟也好,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,都不妨。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,这才是做学问的头脑。


苏州周易文化信息咨询服务部

官网:www.szfsds.com

电话:0512-8886 2508

预约热线(微信):158-6249-9718

总部:苏州工业园区葑亭大道668号瑞奇大厦811

门店: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达圣路88号



返回 >